很多关注品牌的朋友很希望了解合资相机品牌排行榜 相机百科 | 那些消失的相机品牌(1),今天168排行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请朋友帮助推荐一款数码相机,谢谢!
佳能来源
Canon -佳能名称源于佛教。佳能公司的创始人是位医学博士,取此名的灵感出自他抬头眺望天空而来。佳能公司原来的名字叫“精机光学研究所”(SEIKI KOUGAKU KENKYUJO),是一个精密光学仪器研究所。此公司成立于日本。佳能原有一个十分英语化的名字KWANON,意为观音。公司以此名,命其第一架35毫米测距式相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唯一一架KWANON相机幸存。大约在1936年,公司用汉莎·佳能(HANSA CANON)为品牌的相机正式上市了,其CANON一词含有“盛典、规范、标准”的意味。从此,佳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相机品牌和公司的象征。毫无疑问,响亮的名字与日俱增,目前使用的EOS(Electronic Optical System)不仅仅表示电子光学系统英文字首字母的缩写,也是一位在希腊被称作黎明的女神。
[编辑本段]⒉公司规模
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目前,佳能的产品系列共分布于三大领域: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照相机及镜头、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广播设备、医疗器材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等。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200家,雇员超过10万人。
佳能在2004年全球财富500强的营业额排名中列第165位,并在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行业类公司的排名中名列第五。2003年,佳能公司实现净销售额 298.89亿美元及净收入25.77亿美元,双双刷新其历史新高。
1937年,凭借光学技术起家、并以制造世界一流相机做为目标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后,佳能不断研发新技术,并在19世纪70年初研制出日本第一台普通纸复印机。80年代初,佳能首次开发成功气泡喷墨打印技术,并将其产品推向全世界。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使佳能能够数十年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同行业的领导者。去年,佳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2002年在美专利注册数量排名中名列第二,至此,佳能已第十年连续进入该排名前三名。
2003年,御手洗社长被聘为广东省经济顾问。同年,被大连、苏州市评为荣誉市民。
目前,佳能已在中国大连、珠海、苏州等地拥有12家独资公司和4家合资公司,其中包括2001年在苏州新区成立的耗资1亿美元的佳能(苏州)有限公司。佳能在中国现拥有员工约13,000人。
1997年,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开始负责佳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及其它所有业务。
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目前,佳能的产品系列共分布于三大领域: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照相机及镜头、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广播设备、医疗器材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等。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203家,雇员约93,000人。
佳能在2001年全球财富500强的营业额排名中列第190位,并在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行业类公司的排名中名列第六。2002年,佳能公司实现净销售额245.01亿美元及净收入15.89亿美元,双双刷新其历史新高。
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 1937 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目前,佳能的产品系列共分布于 3 大领域: 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照相机及镜头、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广播设备、医疗器材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等。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 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 200 家,雇员超过 10 万人。
[编辑本段]⒊佳能发展
佳能,一直在不断自我改进中
在“共生”的企业理念的指导下,佳能立志成为一家真正优秀的公司,一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信任和尊重的公司。拥有佳能的产品,保证用户能更简单更安全地享受到更便捷、更快乐的生活。此外,用户通过选择佳能,也支持着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日复一日,佳能不断追求创新,努力让明天更加美好。
1937年,凭借光学技术起家、并以生产世界一流相机为目标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后,佳能不断研发新技术,并在19世纪70年初研制出日本第一台普通纸复印机。80年代初,佳能首次开发成功气泡喷墨打印技术,并将其产品推向全世界。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使佳能数十年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同行业的领导者。去年,佳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2002年在美专利注册数量排名中名列第二,至此,佳能已第十年连续进入该排名前三名。
2003年,御手洗社长被聘为广东省经济顾问。同年,被大连、苏州市评为荣誉市民。
2001年 耗资1亿美金在江苏投资的第一个生产性项目——苏州工厂落户苏州新区,主要生产复印机和软件
这是佳能在全球投资建成的最大的工厂,也是佳能进入中国20多年来最大的一笔投入。 设立佳能(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大连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2002年 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03年后开始承担华东区域总部的职能) 佳能将亚洲营销总部迁往北京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对所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开始内销 设立佳能物流(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时任国家副主席)来访佳能大连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苏州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获得江苏?敖�沼岩杲薄?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就任辽宁省政府经济顾问 设立佳能(苏州)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2003年 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同时承担华南区域总部的职能 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同时承担华北区域总部的职能 佳能产品旗舰展厅“佳能影像广场”在北京宣布开业 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接受广东省政府的邀请,成为广东省省长经济顾问 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济南、西安、上海、武汉、南京、杭州、郑州、广州、成都、重庆、深圳在内的15家分公司全部注册成立。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销售及服务网络 2004年 首次自营进口货物入库仪式在广州举行,至此佳能(中国)可以直接进口和销售境外产品 在北京建立全国(除港、澳、台地区)统一热线中心 佳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在京建立
2004年4月29日,经合资双方友好协商,北京北佳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变更,成为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100%出资的外商独资企业,并更名为佳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继续汇集中国优秀人才,致力于研究开发国际水准的软件产品。 2005年 在北京中关村设立第一个佳能快修中心——“QR中心”
QR中心(Quick Repair,迅速维修;Quick Response,及时应对),它在原有的佳能客户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提供规模更大,产品维修更全面,更快捷的快速维修服务。 广州“佳能影像广场”宣布开业.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六十四,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十四。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二。
官方网站.
[编辑本段]⒋佳能中国
佳能的中国事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邓颖超女士访问佳能公司,提出支援中国精密工业的要求。1980年,时任社长贺来龙三郎先生对北京进行了友好访问。中国政府与佳能公司高层领导人的互访,为佳能公司的在华事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佳能公司对华投资也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二十多年来,佳能的中国事业伴随着中国的全面进步获得了成长和壮大,“共生”的理念已经结出硕果。在大连、珠海、中山、苏州等地,佳能拥有11家独资公司和 3家合资公司,其中2001年在苏州新区投资近1亿美元建成的工厂,是迄今佳能全球最大的工厂。截至目前,佳能在华投资已累积达10亿美元,拥有员工 28,769人,在众多的外资企业中名列前茅。
1997年,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开始负责佳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及其他相关业务。2002年,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渐加强和各项政策法规的实施,中国的个人消费品市场、办公设备市场愈发活跃起来。与此相对应的是,佳能将亚洲营销总部从香港迁入北京,并正式开始行使中国国内销售权。同时,佳能大力加强在华机构,在中国市场增设华北,华东和华南三大区域总部,并授权北京、上海、广州分公司对所在区域的财务、物流、销售和服务进行管理。至2003年底,佳能在中国的15家分公司已全部注册成立完毕,佳能(中国)实现了从第一阶段的生产投资转向第二阶段的销售服务的重大战略推进。
佳能(中国)最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市场的构建,即调整在中国市场的管理结构和商业结构,逐步建立更为高效的营销体系,以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佳能已经成功运用其世界顶级的影像技术,为中国市场提供了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等诸多产品,并开始向耗材,医疗设备等领域进行积极的拓展。
基于“共生”理念,佳能植根于中国并开始努力成长。而未来,佳能将继续实践这一理念,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先进的产品和更完善的服务,继续通过投资创汇、技术转让、创造就业机会、参与社会建设等多种形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贡献。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
佳能的中国事业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从最初的技术合作到独资建厂再到成立销售公司,经历了多种经营模式的探索。经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佳能在中国的事业已涉及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等多项领域,近几年正积极向耗材及医疗器械等新领域开拓。1997年3月,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并为现地法人,全面负责佳能在中国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迄今为止,佳能在中国市场已基本建成包括3大区域总部在内的16家分公司、2家常设办事处及1家培训中心组成的销售服务网络。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新的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已经发挥出越来越关键的领军作用。(以上数据截止至2008年1月31日)
★佳能亚洲营销集团
佳能亚洲营销集团是佳能五大营销集团之一,所管辖亚洲机构遍布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越南、香港、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目前总数已达11家,员工4千余人。在"感动常在"口号的指引下,佳能亚洲营销集团始终以创造世界卓越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为奋斗目标,积极推动事业向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在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等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佳能亚洲营销集团总部是位于中国北京的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佳能(中国)的带领下,佳能亚洲营销集团加强了多种经营的战略,在全球市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以上数据截止至2007年12月31日)
★佳能集团全球
佳能自1937年创业以来,始终以创造世界一流产品为奋斗目标,积极推动事业向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努力成为全球优良企业集团。佳能在全球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在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和日本地区建立区域性总部,佳能加强了全球化多种经营的战略。2006年佳能集团营业额达到349.31亿美元。由于连续几年的出色业绩,佳能于2006年被《商业周刊》杂志列入"全球最佳品牌"第35位。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控股子公司已达219家公司,员工118,499人。(以上数据截止至2006年12月31日)
[编辑本段]⒌佳能的代言人
佳能的代言人:成龙,Avril Lavigne(艾薇儿),吴彦祖,莫文蔚,赵晨浩,热力兄弟等
[编辑本段]⒍佳能的企业理念
佳能的企业理念是“共生”,共生是指忽略文化、习惯、语言、民族等差异,努力建设全人类永远“共同生存、共同劳动、幸福生活”的社会。
目前,地球上还存在着阻碍共生的各种失衡现象。其中,贸易失衡、收入失衡以及地球环境的失衡等,都是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佳能通过共生的实践,致力于消除这些失衡现象。作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化企业,不仅需要同顾客、社区,还要与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地球自然环境等,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同时担负社会责任。
佳能以“促进世界繁荣和实现人类幸福”为目标,正在不断努力。
[编辑本段]⒎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佳能在中国的热线中心的电话号码是:4006222666(不要加长途区号),为了客户的方便,您也可以使用手机进行拨打。
支持的产品:
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传统照相机,打印机,传真机,多功能一体机,扫描仪,复印机,商务/办公类产品。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20:00(照相机类产品、家用/小型办公类产品)
9:00-18:00(商务/大型办公类产品)
周六、周日:9:00-18:00(照相机类产品、家用/小型办公类产品)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佳能快修中心
为使广大佳能用户享受到更好的产品售后服务,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分公司现已开展佳能消费类产品(传统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打印机等)柜台服务直修业务。通过此项业务,用户可以在佳能的服务柜台直接进行售后服务咨询及产品维修,享受佳能公司为用户提供的方便、快捷、优质的售后服务。
佳能快修中心 北京(金宝)
北京市东城区金宝街89号金宝大厦15层 周一至周六 9:00-18:00(国定假日除外)
佳能快修中心 北京(银谷)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9号(保福寺桥东北角)银谷大厦1层 周一至周六 9:00-18:00(国定假日除外)
佳能快修中心 上海
上海市黄浦区金陵东路500号亚龙国际广场2层 周一至周六 9:00-18:00(国定假日除外)
佳能快修中心 广州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路67号丰兴广场A座11层 周一至周六 9:00-18:00(国定假日除外)
佳能快修中心 成都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顺城大街8号中环广场1座13层 周一至周五 8:30-17:30(国定假日除外)
8.佳能数码相机产品线迷你的IXUS系列、家用的A系列、准专业的G系列、专业的EOS数码单反相机

2022年上市的单反相机
2022年第一台单反是理光将发布宾得KF。
目前理光在售的宾得品牌APS-C画幅单反相机只有两款K-3 Mark III、K-70两款,其中前者发布于2021年,搭载的是一块26MP CMOS图像传感器,支持自动追星功能,属于APS-C旗舰机型;而K-70使用的是祖传24MP传感器,即将推出的KF很可能是代替K-70的。
宾得KF相机可能在2022年11月25日发售,假若成真它将成为2022年l里唯一一款发布并上市的新单反相机,接过佳能、尼康的旗帜,继续高举单反大旗。
宾得(PENTAX)是一家世界著名的光学品牌,产品覆盖天文望远镜、医用内视镜、眼镜等范围。宾得的品牌文化可以追溯到1919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旭光学合资公司。
168排行
宾得和理光的关系
宾得(PENTAX)是一家世界著名的光学品牌,产品覆盖天文望远镜、医用内视镜、眼镜等范围。宾得的品牌文化可以追溯到1919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旭光学合资公司。
宾得和理光是收购的关系,也就是说现在理光是宾得的母公司,宾得只是理光旗下的一个相机品牌,现在公司的名称也从之前的宾得理光改成了理光,不过宾得品牌并没有消失,以后还会作为理光相机的子公司继续推出新的机型。宾得相机的制造商是旭光学工业公司,其前身是旭光学合资公司,创立于1919年,主要生产眼镜和放映镜头。

相机百科 | 那些消失的相机品牌(1)
168排行(https://www.168jianka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相机百科 | 那些消失的相机品牌(1)的相关内容。
Mamiya
作为日本老牌的中画幅相机生产厂商,Mamiya 由相机设计师 Seichi Mamiya 于 1940 年 5 月成立,在 Mamiya 的历史生命里,也曾经缔造了无数经典。
在成立之初,Mamiya 就推出了专为专业摄影师生产的便携式相机 Mimaya 6,而 双镜头反光相机 Mamiya C330/C220 等更将 Mamiya 推向了另一个巅峰。在国内影楼刚刚起步的时候,Mamiya RB67 一度成为最受欢迎的影楼相机,由于它的操作设计合理,性能优良,性价比高,当时基本上开影楼必备这台相机。
我有 Mamiya RB67 以及 Mamiya C300 这两台相机,可以说唯一的缺点就是它太结实了,全金属的设计导致机身无比的重,每次拿相机出去拍照都像是背了一大包砖头,没个好体格儿真的不能持续的手持拍照。
早在 2005 年,Mamiya 更是发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第一款中画幅数码单反 Mamiya ZD,在 12 年前,就生产出 2200 万像素,36*48mm 中画幅尺寸的 CCD 元件。这台相机拍摄一张 RAW 格式的照片就有 35Mb,那时候一张存储卡都放不了几张照片。
Mamiya 也曾尝试进军 135 领域,由于投资的失误导致失败告终。时代的发展从不给这些坚守传统的老牌厂商机会,数码快餐化加速了这些专业相机的消亡,2006 年 4 月,Mamiya 宣布将旗下光学相机事业部以及下属子公司全部转让给凯思科学系统,凯思科学系统随后成立凯思数位影像并随后改名为间宫数位影像。
凯思收购 Mamiya 据说只用了 1 亿日元,而 2016 年第一季度 Mamiya 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 21 亿日元,但是转让的还有 Mamiya 背负的 94 亿日元的债务。
2015 年 12 月,丹麦的中画幅公司 Phase(就是那个一个后背卖几十万的飞思)全面收购全部 Mamiya 股份,使得 Phase 成为目前唯一一间可以完全自己掌握所有关键组件的中画幅相机公司。
Yashica
Yashica 公司成立于 1945 年,前身是八洲精密制作所,主要生产钟表和电气仪器。 1949年改称八洲精机株式会社,开始进行照相机的生产。1956年公司又改称为八洲光学工业,确定 yashica商标,1958年改为yashica株式会社,同年推出 Yashica 44 和 yashica 35 相机。 1960 年公司推出第一台单反相机 Yashica pta matic,1966 年发表了 Yashica electro 35,开始了 35mm 自动曝光相机的生产。雅西卡的双镜头反光相机具有悠久的历史。 1953 年推出 6×6cm 的 Yashica flex,1958 年推出 4×4cm 的 Yashica 44,1970 年生产的 Yashica mat 124g 运用了电测光技术,可使用 120 和 220 两种胶卷,被专业和业余摄影人员当作主力机。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Yashica 就和 Carl Zeiss 展开紧密合作,生产 CONTAX RTS 单反相机,尘封多年的 Contax 品牌随之复活,通称为 YASHICA CONTAX,简称 Y/C,之后一直生产 CONTAX 品牌的相机。
1983 年,日本京瓷公司(Kyocera)合并了 Yashica 公司,所有相机业务都转到了京瓷,Yashica 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Konica
说到 Konica 的历史,就要追溯到上上个世纪了,它的前身是 1873 年在东京成立的小西屋六兵卫店,然而到了 1948 年,Konica 才首次作为品牌出现在了当年推出的 35mm 照相机 Konica I 中。
除了生产相机以外,它还是世界上重要的感光材料生产商之一,早在 1940 年,就生产出了日本第一款彩色胶片“樱花自然彩色胶片”。在网上曾经被炒到天价的 Konica DNP 胶片也是出自它们。
1963 年,Konica Auto S面世,这是全球第一部内置Cds测光系统的35mm全自动照相机。
1975 年,Konica 推出了世界首款具有内置闪光灯和 AE 功能的 35mm 相机“C35EF”。
1977 年,推出世界首款 35mm 小型自动对焦相机“C35AF”。
Konica 也曾经生产过单反相机,在 1960 年就推出了第一台单反相机 Konica F,1987 年,Konica 宣布停产单反相机。
更值得一提的是 Konica 公司杰出的镜头,1928 年,Konica 就成为了日本第一家制造镜头的本土公司,比 Nikon 还要早三年(Nikon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雇佣了八名德国技师来日本帮他们设计第一枚 Nikon 镜头,并于 1931 年推出)。最早的 Konica 镜头是模仿 Tessar 设计的,被称为 Hexar 镜头。后来又开发了 Planar 的设计,成为 Hexanon。由于 Zeiss 的珠玉在前,Konica 的镜头素质也颇高,Hexanon 更成为柯尼卡专业镜头的代名词。
2003 年,Konica 宣布与 Minolta 公司合并,成立 Konica Minolta 公司。
Minolta
这是一个传奇,可能用一整篇都说不完,这里就简单说一下,以后再专题叙述。
Minolta 的前身于 1928 年于日本大阪成立,最初的名字叫日德写真机商店,是日本人田嶋一雄在德国人比利·诺一曼和维利·哈依内曼的帮助下创建的。成立的第二年,第一号机“NifcaLette”就问世并开始销售。
1931 年,公司改名为田嶋机器及光学仪器合资会社( M achinery and IN struments O ptica L by TA shima),这也是 Minolta 品牌的由来。
美能达除了有豆瓣神机 X700 以外(七是美能达的幸运数字,逢七必大卖,所以美能达的经典型号都是以 7 命名的,像是 X700,XD7,α-7000,DiMAGE 7等等),更创造性的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批真正使用自动对焦的相机,从此以后,相机工业朝着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1995 年,推出 Minolta RD-175 相机,这是一款具有 175 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也是全世界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
和 Konica 合并以后,Minolta 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数码相机的研发上,并推出了经典的 α 系列(就是大法 α 系列的前身),可是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景气以及数码相机的发展,柯尼卡美能达于 2006 年正式宣布退出照相机及摄影事业,将旗下的影像部门出售给 SONY,我们知道在胶片时代 SONY 在相机制造业上几乎从未涉及,但是收购了柯美的影像事业部之后一度跃升为一线品牌。
而 SONY 也更是延续了 Minolta 的 α 系列并将它发扬光大。
在很多人眼里,Minolta 并没有死,只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在发展。
以上就是168排行为大家带来的合资相机品牌排行榜 相机百科 | 那些消失的相机品牌(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168排行!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8排行:
www.168jiankang.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